|
一人一個愛上西安的理由,你的是?為啥西安又刷屏了?那是因為中國—中亞峰會,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在西安舉辦。今日,中亞貴客陸續抵達西安,絲綢之路上的老朋友回來看我們了。 西安吸引世人的魅力,也不是一兩樁理由就能講完的,而是千年歲月長河里的疊疊加加,可感可親,可愛可嘆!用陜西話直白問一句,“為撒西安把人都引來了?”回答這一個問題,要洋洋灑灑從三千年前說起—— 為撒西安把人都引來了? 又名《愛上西安的9個理由》 《總要去一趟西安吧》 第1個理由 西安,光聽名字,就很好聽 西安古稱“長安” “長安”之名始于西漢 “西安”之稱始于明代 名字里就蘊著先祖的綿綿祝福 長治久安,永享太平 圖/視覺中國 隨手一指 西安城墻主城門四座 長樂門(東門) 安定門(西門) 永寧門(南門) 安遠門(北門) 你把每個城門的首字連起來再讀讀 把人感動了 先祖留下的 是對一座大城無數小家的庇佑祝福 也是對一個民族綿延安享太平的深意 ![]() 西安,城如其名,夠長夠安 這座城 終不負她的名 浩浩湯湯,在歷史浮沉中站定了 “一座長安城,半部中華史” 西安 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 1100多年的國都史 是中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歷史最長的一個 先后有西周、秦、西漢、新 東漢(獻帝)、西晉(愍帝) 前趙、前秦、后秦、西魏 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 再細說 武王伐紂、周公禮樂 秦掃六合、文景之治、漢武盛世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等 歷史高光,皆在此發生 ![]() 在西安,隨時穿越,么麻達 一開花 西安就成了國色天香的大唐 一入夜 秦漢明月就嵌上了窗 圖/視覺中國 一下雪 西安就成了風華絕代的長安 一靠墻 撫上的是六百年的青磚與溫度 西安啊,“寶里寶氣”,價值連城 之所以說西安“寶里寶氣” 你且隨處溜達一下 鐘樓、鼓樓 大雁塔、小雁塔 兵馬俑、華清池 大明宮、未央宮、明城墻 …… 哪一處不算國寶級景點 哪一處沒有國家寶藏 西安 “博物館之城” 坐擁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 西安碑林博物館等159座博物館 平均每8.82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 每年博物館參觀人數超過3000萬人次 5月18日 中國—中亞峰會拉開序幕之日 也是國際博物館日 當然要帶你打卡幾個 見證了絲路千年文明的文博寶貝 唐三彩騰空馬 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 少年胡人與駿馬雖為靜止動作,卻表現出了駿馬疾馳之態,匠人技藝高超,真實再現了一位一路疾馳來長安追夢的旅人。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 陜西歷史博物館 藏 可謂唐三彩藝術作品中內容最精彩的一件,藝術化地再現了絲綢之路盛況一隅,一隊隊駱駝帶來的不僅僅是珍寶、器皿和織物,還有鮮活的人,可能是印度僧侶、可能是中亞音樂家,也可能是東羅馬工匠,他們,都有著一個關于長安的夢。 鑲金獸首瑪瑙杯 陜西歷史博物館 藏 杯的造型,與起源于古希臘的酒具“來通”相似,“來通”曾廣泛流行于中亞、西亞地區。小小瑪瑙杯目睹了唐代絲路繁華,也傾倒出了唐人開放包容的胸襟氣魄。 唐獻陵石犀 西安碑林博物館 藏 原立于唐高祖李淵的陵寢前,石犀本有一對,這是其中之一,重達十噸,整體比例準確,形象生動逼真。史載,唐朝時曾有外國向中國贈送活犀。該石犀為古代中外友好往來的紀念物。 李白杜甫,在此流連打拼揚名天下 長安 曾是多少士子的 心心念念,魂牽夢繞 是孟郊的長安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是李白的長安 “長安如夢里,何日是歸期” 是杜甫的長安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是白居易的長安 “夜夢歸長安,見我故親友” …… 走到唐朝 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 王維、杜牧、李賀、李商隱 韓愈、柳宗元等一大批杰出的文人 熠熠如星,活躍于此,揮灑才情 等你再踏上長安 就成了一種相逢 畢竟你走的,是他們走過的路 你迎的,是他們吹過的風 司馬遷,在此寫下史家絕唱 為什么要單拎出司馬遷來說? 含垢忍辱 卻為了一個使命而發奮不休 真正能做到者,幾人? 居長安的司馬遷 令我們看到了一種生命的極致 你再去讀一讀《報任安書》 那時只顧趕路,潦草地讀 沒來得及窺探古人風骨 而今再念 “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 太史公身上 有中華文明何以 綿延千年不斷不絕的不死精神 長安,有風月,更有筋骨 不用避諱旁人眼光 不用覺得尷尬 在西安 你可以真正實現“漢服自由” 擦肩而過,便是“同袍” 驀然回首,恍然漢唐 《論西安與漢服的適配度有多高》 ![]() ![]() 在西安,咱胖也胖得有底氣 總臺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中 曾介紹了一個唐代仕女俑 生活在擅于替女性解綁的長安 借她之口,自我如葉,舒展開了 “大唐之所以是我心心念念的大唐 正在于你不用投他人所好地 成為自己! 圖/如果國寶會說話 后來才知道 初唐不胖,晚唐臃腫 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為美 你身邊同樣有苗條的閨蜜 只是那時自信,那時自在 那時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為美 西安,真·適合出發 公元前138年 西漢張騫從這里出發 鑿空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 自此,中華文明開始了長達千年 以“絲綢之路”為紐帶 與西方文明的交流往來 順口一提,葡萄和釀酒技術 就是張騫出使西域時 從大宛(中亞古國)帶回來的 唐三藏從這里出發 赴西天取經 昭君從這里出發 留下一段出塞美談 三千年來 無數人從西安出發 去追一個夢 無數人為了抵達西安而選擇出發 來實現一個夢 西安,被這來來往往的“出發” 打磨得光亮耀眼 ![]() 圖/視覺中國 如果你有幸在西安待過生活過 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論去到哪里 她都與你同在 套用一位作家的名言 因為西安也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如果你生在西安 那么手叉腰驕傲一下 長安的西安,就是你最大的底氣 如果你還沒去過西安 出發 這個夏天 咱總要吹一吹明城墻上的風吧 來源:央視新聞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稿 |